启发教育孩子有多种形式,用儿歌引导教育孩子不失为一种好办法。由于儿歌大都生动形象,有肯定的韵律,易学易记,易引起孩子的兴趣。尤其是三四岁的幼儿,正处在语言进步的关键时刻,儿歌这种形式,对促进他们的语言进步有特别的意义,健康的儿歌,也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好行为习惯。我有个5岁的男生,原来饭前不洗手,吃饭时剩饭,我有时批评他,可效果不大。后来我就试着编了一首儿歌,竟一下子改掉了他的旧习惯,这首儿歌是:“饭菜喷喷香,全家快来尝,吃饭先洗手,不慌也不忙,细嚼要慢咽,不剩饭和汤。”
有时我晚上正在写稿,他在屋里又蹦又跳,乱喊乱叫,不只扰乱了我的思路,也妨碍了邻居们的休息,但又说不住,于是我又琢磨着编了如此一段顺口溜教他背:
“我不喊,也不叫,不在屋里乱蹦跳,摆积木,看画报,父亲写字我不闹。”孩子了解了道理,也就老实了。当我下次写稿他在闹时,教他再背,他就悄悄地看画报去了。
有一次孩子得了感冒,在家呆了十多天,当他感冒好了将来,送他到幼儿园他又哭又闹不愿去,我还是用老方法,给他又编了一首儿歌。
就如此一边鼓励,一边用儿歌开导他,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成效。
孩子通过儿歌学会了行为标准,比单纯说教要好得多,儿歌还使幼儿和爸爸妈妈打造了亲密无间的感情。爸爸妈妈要当好启蒙老师,应当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教育,儿歌这种形式,可以一试。